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四军医大学共同主办,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期刊,属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、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及美国《CA》刊源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中国免疫学会;第四军医大学

主办单位: 陕西省免疫学会,中国免疫学会

出版部门: 《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7-8738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61-1304/R

邮发代号: 52-184

出版周期 月刊

创刊时间 1985

出版地区 陕西

出版地区 陕西

订购价格 676.00

杂志荣誉 全军优秀编辑奖(96)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国免疫学会;第四军医大学
  • 主办单位:陕西省免疫学会,中国免疫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1007-8738
  • 国内刊号:61-1304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全军优秀编辑奖(96)期刊收录:CA 化学文摘(美),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 知网收录(中),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, 万方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,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, 国家图书馆馆藏
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第9期文章
  • 统计方法选择与综合运用

    实验设计、资料搜集与整理分析是科学研究的3个紧密联系的阶段,而良好的设计是顺利地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、分析数据的先决条件.统计方法的选择与正确应用依赖于研究方案中的统计学设计,应充分考虑实验目的、设计类型、观察指标组成的资料性质和样本大小等.......

    作者:陈长生 刊期: 2008- 09

  • 百草枯人工抗原的合成及抗体的制备

    目的:制备百草枯人工抗原和抗血清,为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提供技术储备.方法:以4,4'-联吡啶和碘甲烷为起始原料,于暗处通氮气保护下合成了百草枯半抗原;混合酸酐法偶联大分子蛋白载体牛血清白蛋白(BSA)和卵清蛋白(OVA)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;免疫新西兰大白兔,制备多抗.结果:合成的半抗原经HPLC-MS、1HNMR和IR鉴定,初步确定合成成功;百草枯半抗原与BSA和OVA的结合比分别为19∶1和......

    作者:杨婷婷;孙秀兰;邵景东;王洪新 刊期: 2008- 09

  • 正常孕妇不同孕周血清中sHLA-G的水平

    目的:探讨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周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(sHLA-G)在妊娠过程中的作用.方法: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正常孕妇不同孕周血清中的sHLA-G水平.结果:血清sHLA-G的水平在正常妊娠的早、中、晚孕期的均值依次为(11.96±4.27)ìg/L、(11.50±4.17)ìg/L、(10.72±3.40)ìg/L;差异无统计学意义.结论:血清sHLA-G的水平在正常妊娠的整个过程......

    作者:侯彩英;闵保华;王珺;姚元庆 刊期: 2008- 09

  • 维生素C在铝、铁、铅3种离子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

    目的: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时间铁、铝、铅元素神经细胞生存能力的影响和VitC在铁、铝、铅元素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.为探讨微量元素生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资料.方法:采用体外培养脑胶质瘤细胞,MTT比色法测定40ìmol/L、400ìmol/L浓度下的三氯化铝、硫酸亚铁、醋酸铅3种药物及3种药物联合250ìmol/LVitC对脑胶质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.结果:24h醋酸铅、三氯化铝联合维生素C实验组,......

    作者:张敏娟;田建英;卢红 刊期: 2008- 09

  • 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含量的检测

    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,其分泌的主要成份为甲状腺球蛋白(thyroglogulin,TG),TG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、分泌和贮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.......

    作者:李琦;宋朝君;张赟;陈丽华;王鑫;徐竹蔚;金伯泉 刊期: 2008- 09

  • 血清浓度及饥饿时间在HeLa细胞G0/G1期同步化中的影响

    目的:探索HeLa细胞血清饥饿法周期同步化的培养条件.方法:采用流式细胞术(FCM)研究了血清浓度及饥饿时间对HeLa细胞G0/G1期同步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.结果:(1)当血清浓度处于0~10mL/L,饥饿时间为20~26h时便可获得80%~90%的G0/G1期细胞;(2)当血清浓度处于0~2mL/L且饥饿时间达到44h以上时,可以获得接近100%的G0/G1期细胞,但此时饥饿时间越长,凋亡细胞的......

    作者:张凤秋;杨战国 刊期: 2008- 09